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小说手机版网址 www.xiaoshuodown.com

第1部分

******************

《西方的没落(第一卷)》

******************

译者导言(1)

历史的炼金术士与文化的先知

——斯宾格勒及其《西方的没落》

1918年7月,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近尾声,神圣的德意志帝国行将就木,这时,一本题为《西方的没落》的巨著在维也纳出版,书的作者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奥斯瓦尔德·斯宾格勒。

有时候,一本书的命运常常也就是一个人的命运。

当斯宾格勒的这本书面世之时,其所引起的巨大轰动,如卡西尔所言,“世所未见”

;然而,这样的轰动,不论是毁还是誉,除了能显示历史之川流对个体之思考的“消声”

力量之外,并无其他意义,一如“西方的没落”

这个书名,对于当时及以后的反对者也好,赞扬者也罢,都不过是历史浅见者用来把玩历史之事象的一个醒目措辞,而对于这“没落”

背后的精神之逻辑,他们是决然没有那份抉剔的毅力、那份透视的慧眼去加以把握的,而对于这“没落”

的呼召者,他们除了方便地给他贴上“历史悲观论者”

的标签以外,是决然没有那份耐心去思索这预言背后的幽隐之意的,就连卡西尔这样的深刻的历史洞识者,也不免会因为其种族意识形态的歧见,而将《西方的没落》斥之为“历史的占卜术”

和“恶的预言书”

,甚至偏执地将其视作是后来的纳粹德国的政治神话的“哲学先声”

斯宾格勒,这个名字在今天当被人提起的时候,仍显出某种暧昧的意义,在处身于历史之川流中的大众的眼里,他是为西方文化吟唱挽歌的“现代”

祭司,是为未来文化诊断命运的“后”

现代先知;而在处身于大学建制中、对历史之血气已感漠然的各类史家的眼里,虽然公认斯宾格勒是著名的历史思想家、哲学家和文化诊断者,但在他们的各类史著中,斯宾格勒往往只占有偏隅的一角,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(如在我们的哲学史中)。

面对斯宾格勒的行文中四处出没的历史“错误”

,这些建制中人再也不敢贸然前行一步,因为历史“学”

、哲“学”

的建制已经使他们的血气枯竭,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深入到历史涌流的深处去感受历史的脉动,而这种“感同身受”

恰恰是斯宾格勒进行历史之“观相”

的前提。

因此,要理解斯宾格勒及其“西方的没落”

,首先就要对其人其时代作一番历史之“观相”

一、斯宾格勒及其时代

奥斯瓦尔德·斯宾格勒,1880年出生于德国北部哈尔茨山区的一个名叫布兰肯堡的小镇,家境在当地还算是殷实,父系几代人都是从事采矿业,但传到斯宾格勒的父亲手中的时候,由于矿产资源日趋贫竭,便放弃祖业,出任了一个小小的公职。

母系则是一个舞蹈世家,斯宾格勒的外祖父曾是一位舞蹈教师,他有一个姑妈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舞星。

来自父系的地质学和矿物学的勘探精神和来自母系的艺术灵性,无疑作为一种家系的本能遗传给了斯宾格勒,并在他的文化的形态学研究中有直接的体现。

1890年,斯宾格勒两岁的时候,因父亲的工作调动,举家迁移到德国中东部的哈雷市。

哈雷是德国著名古城,16世纪时曾是新教改革的中心之一,这里有新教的教堂和新教的著名学府(即创办于1694年的哈雷大学)。

斯宾格勒在哈雷接受了良好的中学教育。

1901年,斯宾格勒开始了其大学生涯,三年间,他先是在慕尼黑大学,接着在柏林大学,最后在哈雷大学攻读学业,1904年在哈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,其论文题目为《赫拉克利特断简研究》。

次年又通过考试取得高中教师资格,随即开始了其在中学的教学生涯,并于1908年到汉堡的一高中任职,讲授的科目有数学、物理学、历史、德国文学等。


相邻小说
狗血剧情  温哥华悲伤一号:异国迷雾  穿越香江:格局打开,我专抢大佬  祖国的陌生人  穿越之武侠美女后宫传奇  神探囧记  西游记 未解之谜  毒誓  巴黎往事·Réviviscence d’un Souvenir de Paris  三国:白手起家,发家致富之路  危机四伏  守夜狂徒  人骨手镯  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  欲火狂烧  办公室里读清史  春秋  地球编剧在无限  帅士象精选幽默作品  海水正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