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小说手机版网址 www.xiaoshuodown.com

第28章 议事镇江府

夜赴镇江。

一路上,吴用哥哥便问我:“铁牛,你任润州都统领,可知镇江来历?”

我说:“哥哥,铁牛读书不多,论打架可以,管这些读书人的事做甚?”

吴用笑道:“做官、治军,不知地方风土人情却也不行。”

花荣道:“军师,兄弟也不甚明了,请哥哥讲述一番!”

吴用道:“说来话长,反正路途无聊,我且与二位弟弟说道说道。

镇江,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及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,“山中有水,水中有山。”

历史上的镇江,春秋时属于朱方邑,后朱方改谷阳;秦始皇时巡会稽,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,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,以败王气,故改名丹徒县;汉代属于吴王刘濞封地,称吴国,东汉称吴郡,南北朝时京口置南徐州,故又有“南徐”

之称;三国时孙权在京岘山东筑城,其城凭山临江,故习称京口;隋代开皇十五年置润州;唐代天宝元年(742年),改润州为丹阳郡,乾元元年(758年),复名润州,治京口;宋政和三年(1113年),升润州为镇江府,镇江得名始于此。”

吴用接着道:“但是,人们却喜欢称润州和镇江府为‘丹阳’,从而形成一种风气。

北宋范仲淹为润州知州时作有《滕子京魏介之二同年相访丹阳郡》;李绚(字公素)为润州知州时,韩琦作有《答丹阳公素学士》;苏颂《钱起居神道碑》称钱彦远为润州知州时‘江淮岁饥,丹阳复苦蝗孽’。

这些诗文的“丹阳”

都指润州。

北宋韦骧《离丹阳》云:‘今日渡江何处宿?杨花落尽子规啼。

’北宋名僧仲殊《京口怀古》其二云:‘一昨丹阳王气销,尽将豪侈谢尘嚣。

衣冠不复宗唐代,父老犹能道晋朝。

万岁楼边谁唱月,千秋桥上自吹箫。

青山不与兴亡事,只共垂杨伴海潮。

’这里的丹阳就是润州治地京口。

宋朝人称润州及镇江府为‘丹阳’,如同唐朝人称润州为‘金陵’一样,显示文辞之美。

问题在于,宋朝人为什么不继续称润州为‘金陵’,却流行称润州及镇江府为‘丹阳’呢?

对于这样的问题,吴用似问非问,铁牛自然答不上来。

花荣却能说个大概:“军师,这我知道,由于从唐僖宗光启三年(887)开始,本来属于润州的古‘金陵之地’江宁县被割离润州,从此再也不属于润州,我们宋朝人当然就不好再称润州为‘金陵’。”

吴用笑道: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。

唐代润州称丹阳郡虽然只有15年,但由于它与汉丹阳郡之间有着复杂的渊源关系,因而能够如《旧唐书》所说‘取汉郡名’,它所传承的历史内涵却是悠久又丰富多彩的。

而且‘丹阳郡’又是古代润州唯一的郡名,因而更具有特殊意义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宋人在唐代属于润州的‘金陵之地’被割离润州后,流行称润州和镇江府为‘丹阳郡’或‘丹阳’,与唐人流行称润州为“金陵”

,可谓“异曲同工”

而又自具特色。”

来到镇江,便要登临北固山,一览山水美景。

吴用介绍说,山的雄伟峻拔之势与水的波涛汹涌是镇江地理形势的主要特征,也是镇江之灵魂。


相邻小说
穿书,我成了七个反派大佬的爷爷  有一天,我也拥有了一切!  生命之光 (兽人)BY 梦久夜(晋江VIP全本)  老婆就要从小养  财迷骗天下 (全)  幸孕宠妻战爷晚安  快穿,这个宿主她有亿点点凶  天醒之路  救了只狐狸要以身相许,怎么办  凤倾天阑  动了情后病娇男主撩疯了  四合院:驯兽从1958开始  胖夫郎嫁给地主少爷之后[种田]  开局平民,给我天帝成长系统  穿成农家娘子:她又美又娇  青池藏本的笔记本  惊世田园之无双医后  摇尾  青梅难哄  溺宠成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