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小说手机版网址 www.xiaoshuodown.com

第3部分

第7节:待遇(6)

冯国富随手翻翻刊物,说:“文史委的工作挺有意思嘛,吟诗对对,又风雅,又文化。”

周英杰说:“文史委嘛,顾名思义就是与文和史打交道的。

听说主席们已重新分工,文史委归冯主席分管,跟文史工作接触多了,冯主席就会清楚,楚南是个很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,能诗善对的人不少,咱们的诗词楹联协会就有五六百会员。”

在冯国富印象中,诗词楹联是早已过时的文体,想不到还有这么多人乐此不疲,便问道:“队伍蛮大嘛,都是些什么人物?”

周英杰说:“什么人物都有,主体是上了年纪的国家干部和大中小学老师,还有一小部分文化不低的工人和农民。”

冯国富暗想,如今哪个退到后台的领导,不是诗人画家或书法家?自己已远离权力核心,做上政协副主席,又分管文史工作,以后看来也得跟这些诗家词人学学作诗弄对,以此打发时光,于是饶有兴致道:“今后我也拜周主任做老师,教我些平平仄仄的招数,好跟大家唱和唱和。”

领导有这么个姿态,周英杰自然很高兴,说:“冯主席谦虚了。

我早知道您是文人出身,过去因为公务繁忙,抽不出身,现在来政协做领导,时间相对好安排些,如果有意,肯定出手不凡。”

冯国富摇头道:“什么文人出身,不过跟公文打了一辈子交道,真要写诗词作对联,恐怕不容易从过去的思维定势里走出来。”

周英杰说:“不会的,以冯主席的悟性,入道肯定会很快。”

冯国富并不是说着好玩的,以后的日子里,还真地钻研起诗词楹联来。

还不时找来周英杰,跟他讨论心得。

冯国富觉得诗词讲究多,对仗平仄词牌什么的,不太好把握,楹联只上下两句,也许容易些,要周英杰先教他作对联。

其实楹联看上去只有两句,讲究也不少。

当然对于文史委来说,冯国富这个分管领导有心学作对联,确实不是坏事。

周英杰于是鼓励道:“冯主席的想法很有道理,先作好对联,打牢基础,以后再学诗词,就不难了。

这样吧,我给您找本蒙学册子读读。”

周英杰说的蒙学册子,就是《声律启蒙》,旧时曾跟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增广贤文》等幼学读本一样家喻户晓。

冯国富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等他们到了读书年龄,这种读本已当做毒草,被扫地出门,接触也就不是太多。

然而从周英杰手上接过这本《声律启蒙》,翻到第一页,才云对雨雪对风地念上两句,冯国富就笑起来,说:“这几句我倒还有些印象,小时候父亲常逼我念诵,只是不知是什么《声律启蒙》。”

接着冯国富就当周英杰面,背过双手,仰了头,背诵起来:“云对雨,雪对风,晚照对晴空。

来鸿对去燕,宿鸟对鸣虫。

三尺剑,六钧弓,冷北对江东。

人间清暑殿,天上广寒宫。

两岸晓烟杨柳绿,一园春雨杏花红……”

周英杰乐了,说:“冯主席有这个功底,还愁对联作不好?”

冯国富说:“什么功底!

小时贪玩,也不肯虔心向学,翻来覆去也就这么几句,其余便再也不肯背下去了。”

“背得这几句,也已了不起了。”

周英杰说,“我冒昧问个问题,这本风行了三百年的读本,其作者姓甚名谁,何方人士,冯主席知道么?”

冯国富摇摇头,说:“像《声律启蒙》和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增广贤文》一类的读物,又不是聊斋或红楼,也有作者的?”

周英杰点头道:“当然有。

这本《声律启蒙》,其作者名叫车万育,号鹤田,为清康熙年间进士。

他不是别处人,就是咱楚南人。”

这让冯国富感到很是惊讶。

他怎么也想不到,楚南人竟然也能写出《声律启蒙》这样的妙书。

心里暗想,自己如果作不好对联,真愧对这位家乡先贤,枉做回楚南人了。

冯国富忽觉得没白来政协做这个副主席,如果还待在组织部,天天为俗事所缠,又哪里知道,楚南这方水土还曾养育过朱万育这样了不起的才子?

从此只要有空,冯国富就捧着这本《声律启蒙》诵读,兴致勃勃的样子。


相邻小说
恋爱圈心术  星云物语5-10  浣熊的终极进化  横滨第一重建师  穿越女尊,药圣传奇  走出豆豆溪(王地山 著)  霸总破产后我养他[重生]  贞观贤王  花成蜜就[西门吹雪同人  云葭-醉流年(出版)  我所理解的生活  地产江湖  傅总,您的小娇妻又闯祸了  女扮男装后被校草看上了  洪荒:我镇元子才是地道之主  魔尊嫁到  HP之格林童话  几千万中国农民的悲惨遭遇:富农的儿女们  中国淑女  三国之醉卧美人膝